千里之堤,潰于蟻穴。
曲突徙薪,未雨綢繆。
錯誤無關大小,防范意識不可少!
Cleco關注每一個細節,
為您提供科學防錯的解決方案~
從裝配防錯開始
裝配線好不好,重點看防錯。質量管理大師戴明認為:94%起因于系統,6%起因于人員等特殊原因。防錯是每個制造企業都需要面對的問題。
防錯
防錯,Error Proofing,日文POKA-YOKE。是指通過一種方法或多種方法與程序,通過防錯防呆技術和裝置的應用,替代過去依靠人工完成的重復勞動,消除產生差錯的因素或使出錯幾率降到最低,進而杜絕缺陷。
常見的表現有:
-
遺漏過程步驟
-
過程操作沒有按標準工作程序
-
裝備工件錯誤,使用了不正確的工具或設備
-
遺漏零部件后繼續裝配或焊接
-
不匹配的零部件
-
處理錯誤的工件
-
操作錯誤
-
檢測錯誤
-
設備維護錯誤
-
手誤
本文就裝配過程中常見的螺栓出錯問題,希望從點-線-面的角度來與大家探討下防錯的解決辦法。
防錯內容的宗旨,意在從螺栓擰緊到外圍設備,再到線體,盡量通過設備而非人的意愿來實現防錯。
值得強調的是,很多原因之間并不是孤立的,會有多種因素一起作用而導致擰緊出錯。
螺栓擰緊防錯
NG處理
NG,表示擰緊不合格,扭矩過高或過低,控制角度不正確等。實際在螺栓在擰緊過程中,出錯是經常遇到的。如何能找到背后的原因是關鍵。
工藝設置分析
針對既定材料,工藝部門會設定目標扭矩,由設置工具參數來實施擰緊,得到應用的夾緊力。
Cleco工具借助圖形化的設置界面,可以更好的理解各參數意義,從而避免參數填錯??梢越柚浖淖詣泳幊坦δ?,減少因需要經驗才能設置的短板。但正常設置完成,實際擰緊時,仍然經常會有扭矩過高或過低的情況發生。
扭矩不合格,常見處理方法如下:
1、標定工具,確認工具輸出的實際扭矩沒有偏差
2、觀察實際曲線,評估如果是新工位,則正常調整參數來修正。例如:修正第一步扭矩,使其減??;調整最終步驟的工具速度,避免過沖引起的最終扭矩增大等;增加每個擰緊步驟結束時的保持時間,監控工具停止時的轉動慣量對目標扭矩和目標角度的影響。
3、如果原工具一直使用正常,且工具標定結果沒有問題,需要注意緊固件或連接件的材質、加工精度、涂層有無發生變化,需要原材料廠家提供檢查報告。
緊固件材料分析
經過工具標定檢查的實際輸出扭矩沒有問題時,需要考慮到螺栓材質或者連接件問題。需要請供應商提供緊固件的測試報告,以避免廠家在材料上偷工減料?;蚋鶕z測報告找出其他原因。
擰緊功能參數分析
目前的電動工具都有多項擰緊策略,如常用的扭矩控制角度監控等。但有些功能在使用時因為不了解工況與擰緊策略的適用性,結果反而適得其反,造成現場不停報警。單個螺栓的擰緊不能過關,從而影響生產。
電動工具的擰緊策略針對新螺栓,但如果工人習慣反復擰,而又加入了角度監控,那自然就非常容易報警。比如擰緊到最終30Nm,從15Nm開始計量的角度必須落在15°與60°之間。擰緊完成,再次擰緊,角度不夠,自然報警。當然,這可以防止操作工重復擰緊。但實際情況是,如果螺栓開始沒放好,而工具已經擰緊,這樣造成擰緊件角度的變化,如果不在監控的范圍內,勢必引起報錯。
類似情況還有自攻螺栓,盡量要一次攻破材質然后擰緊完成,因為自攻的擰緊策略是,用大扭矩攻破材質或鉆出螺紋,然后小扭矩的目標值完成最終擰緊。否則攻破了,但沒有擰緊完,則在擰緊策略上因為初始擰緊不夠,又會造成報警。
以上是要說明,擰緊策略有其適用性,要避免因不了解使用條件而造成裝配出錯。